海西晨报 记者 曾昊然
天气忽冷忽热,市民穿衣有些不知所措。记者 陈理杰 摄
昨天,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霜降"。一般来说,"霜降"会成为厦门气候变化的转折点,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常会出现气温骤降的情况,但昨天厦门天气晴好,不仅不冷,感觉还挺热的。根据气象部门统计,昨天全市各站点最高气温在 29 ℃ -32 ℃,厦门本站最高气温为 29.3 ℃,加上空气较干燥,午间体感较闷热,不少市民朋友都换上了短袖短裤。
闽南有句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对闽南人来说,"霜降"是一年中进补的重要日子,大家在这个时候会吃柿子,有"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的说法,很多人家里还会煲鸭子汤用以进补。此外,民间还有"煲羊肉""煲羊头""迎霜兔肉"等食俗。
今明两天,由于副高的持续控制,厦门天气以多云到晴为主,阳光常伴,白天气温上升,市区最高气温在 28 ℃ -29 ℃,局部最高气温可达 32 ℃左右,不过昼夜温差仍较大,夜晨气温下降,最低气温在 22 ℃左右。27 日起,随着新一股冷空气补充南下,在冷暖气流共同作用下,厦门将开启新一轮降水过程,同时伴有大风和降温天气,市区最高气温将降至 26 ℃左右,体感较凉,大家注意添衣,谨防感冒。
"霜降"是秋天最后一个节气,可厦门还没达到气象学意义上"入秋"的标准。按气象学标准,连续 5 天平均气温低于 22 ℃才算"入秋",而这 5 天的第一天,算是"入秋"初始日。记者查看了近几天的厦门气温情况,只有 21 日厦门本站平均气温为 21.8 ℃,略低于 22 ℃,其他几天平均气温都未低于 22 ℃,所以厦门还未"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