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鹭岛内外 “电”亮志愿之光 |
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光明志愿服务队持续开展学雷锋活动 |
|
2025年03月05日·海西晨报·
第A04版
·
特别报道
 |
小小“探电官”开启电力科普之旅。 |
|
 |
小朋友登上巨大的绝缘斗臂车,体验高空带电作业。 |
|
 |
体验无人机操作,山区孩子点燃“科学梦”。 |
|
晨报记者 顾婧凌
通讯员 蔡文悦
“哇,好酷啊!我也想坐斗臂车上高空探险!”一名勇敢的小朋友戴上安全帽,登上巨大的绝缘斗臂车,在小伙伴们羡慕的眼光中稳稳升上高空,体验高空带电作业……3月1日,在国网厦门供电公司不停电中心,由该公司光明志愿服务队举办的国网厦门供电公司“走进国家电网”社会开放日活动开启抢先体验,现场迎来35名来自集美区宁宝小学的小朋友,他们作为小小“探电官”,在志愿者的带领下,体验丰富多彩的电力互动项目,沉浸式感受“电力人”的工作日常。
体验线上缴费开票、自助刷脸办电,感受数字化服务的便捷;戴上VR设备模拟带电作业;体验绝缘斗臂车操作;亲手为电动车辆充电……3月,国网厦门供电公司“走进国家电网”社会开放日活动正式启动,家长和孩子们可预约鼓浪屿供电所、围里生产基地等六大实践站点,参与趣味十足的电力课堂,沉浸式探秘电网“心脏”,零距离体验智慧电力,一起探索电力世界的奥秘。
本次活动也是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光明志愿服务队“三月春‘锋’暖 光明种春天”系列活动之一,该服务队将继续开展“电亮希望之光”“电亮智慧之光”“电亮传承之光”“电亮回家之路”“电亮温暖之光”等活动。自2014年成立以来,该服务队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融入血脉,广泛开展“电力爱心课堂”、山海结对帮扶、线上联创等社会公益类志愿服务项目,在鹭岛内外“电”亮志愿之光。
“电”亮智慧之光
开展有趣的电力科普课
“以前觉得电力工作既神秘又危险,现在才知道,科技让供电更安全!”3月1日,带着孩子参与首期“走进国家电网”社会开放日活动抢先体验时,一名家长感慨道。记者了解到,开放日活动正式启动后,每周六将开放两批次预约,邀请市民朋友走进站点,“电”亮智慧之光。除开放日外,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光明志愿服务队还会继续组织志愿者们走进校园送“课”上门,为孩子们送上生动有趣的电力科普课。
2月27日,光明志愿服务队总队队长李春带领国网福建电力“双满意”(厦门李春)共产党员服务队及光明志愿服务队(产业)分队的志愿者们走进厦门实验小学一年(7)班,开展“种春天·电亮智慧之光”活动。课堂上,李春化身“电力老师”,通过PPT、动画和互动问答,生动讲解电的来源、安全用电及节约用电等知识。课后,李春与班级家委会、老师深入交流,提出收集学生闲置书籍,捐赠给上杭县溪口电力希望小学的公益倡议,获家委会高度支持。这堂特殊的“电力爱心课堂”不仅传授知识,更将安全、节约、环保理念深植孩子心中,以“一度电”点亮课堂,用“一本书”连接希望。
据介绍,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光明志愿服务队自2014年成立以来,现有注册志愿者1944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6.6万小时。服务队秉承“在最美的地方做最美的事”服务理念,组建“1+6+N”志愿服务队伍,健全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持续建设企业科普基地、打造电力科普品牌,常态化开展覆盖线上线下的志愿服务活动,向社会普及用电知识,传递绿色能源理念,深受市民好评。
“电”亮希望之光
温暖山区孩子的求学路
“被窝里像藏了个小太阳!”在离厦门200多公里的闽西山区,小朋友们把脸埋进新棉被里,笑得眉眼弯弯。新学年伊始,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光明志愿服务队再次来到上杭县溪口电力希望小学,开展“种春天·电亮希望之光”结对帮扶活动。
今年是国网厦门供电公司结对帮扶上杭县溪口电力希望小学二十周年,自2005年结对以来,这份帮扶从未间断,公司先后为学校完善多功能教室、电子备课室、餐厅课桌椅等设施,援建“先锋楼”,定期组织开展爱心职工“1+1”结对助学、物资捐赠、走访慰问等活动,至今已累计结对资助181名贫困学生,捐赠爱心款项近百万元。今年,志愿者们又为孩子们送去了160套床垫、50套冬被和1台食堂保温柜,温暖山区孩子的求学路。
莱顿瓶实验、乒乓球气炮机实验、体验无人机操作……光明志愿服务队还把一个一个蕴含基础电力和物理知识的趣味实验带到了希望小学的课堂上,为山区孩子点燃“科学梦”。
从捐赠物资到援建校园、从资助学生上学到开展爱心课堂……20年来,光明志愿者们用心护苗、育苗,以实际行动延续国网温情、传递国网力量,“电”亮希望之光,温暖了无数需要帮助的人。
线上联创活动
跨越山海“电”亮学子未来
厦门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相隔万里,却因“电”结缘。2025年2月,国网厦门供电公司与国网巴州供电公司携手开展“种春天·跨越山海 电亮未来”系列线上联创活动,为两地青少年搭建起学习交流的平台,同时送去电力智能巡检的“厦门经验”。2月23日晚上,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变检中心工作人员化身“科技导师”,通过视频连线,向远在巴州的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子上了一堂科技满满的“网课”。从变电站智能巡检到“纤网先知”,智能电力设备“大显身手”。网格化无人机、在线可视化监测装置、电缆专业精益化管理综合平台等各种数字化技术在电网各领域的应用,让巴州学生们大开眼界,激起了他们对科技创新的浓厚兴趣。
2月24日,光明志愿者们又为巴音布鲁克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带来了一堂生动的电力科普课。从电路原理到安全用电,从趣味实验到互动问答,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电力知识,感受科学的魅力。
通过线上云课堂,厦门与巴州两地打破地域限制、跨越山海联动,依托光明志愿服务队持续深化联创共建,谱写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新篇章。
未来,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将持续积极履行企业责任,继续深入实施“光明助学、光明助困、光明义诊、光明环保、光明便民”等五大志愿服务行动,聚焦“两老一小”推深做实“电力爱心课堂”等,以务实行动生动诠释“光耀鹭潮”党建品牌的丰富内涵。
鹭岛内外 “电”亮志愿之光
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光明志愿服务队持续开展学雷锋活动
 |
小小“探电官”开启电力科普之旅。 |
|
 |
小朋友登上巨大的绝缘斗臂车,体验高空带电作业。 |
|
 |
体验无人机操作,山区孩子点燃“科学梦”。 |
|
晨报记者 顾婧凌
通讯员 蔡文悦
“哇,好酷啊!我也想坐斗臂车上高空探险!”一名勇敢的小朋友戴上安全帽,登上巨大的绝缘斗臂车,在小伙伴们羡慕的眼光中稳稳升上高空,体验高空带电作业……3月1日,在国网厦门供电公司不停电中心,由该公司光明志愿服务队举办的国网厦门供电公司“走进国家电网”社会开放日活动开启抢先体验,现场迎来35名来自集美区宁宝小学的小朋友,他们作为小小“探电官”,在志愿者的带领下,体验丰富多彩的电力互动项目,沉浸式感受“电力人”的工作日常。
体验线上缴费开票、自助刷脸办电,感受数字化服务的便捷;戴上VR设备模拟带电作业;体验绝缘斗臂车操作;亲手为电动车辆充电……3月,国网厦门供电公司“走进国家电网”社会开放日活动正式启动,家长和孩子们可预约鼓浪屿供电所、围里生产基地等六大实践站点,参与趣味十足的电力课堂,沉浸式探秘电网“心脏”,零距离体验智慧电力,一起探索电力世界的奥秘。
本次活动也是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光明志愿服务队“三月春‘锋’暖 光明种春天”系列活动之一,该服务队将继续开展“电亮希望之光”“电亮智慧之光”“电亮传承之光”“电亮回家之路”“电亮温暖之光”等活动。自2014年成立以来,该服务队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融入血脉,广泛开展“电力爱心课堂”、山海结对帮扶、线上联创等社会公益类志愿服务项目,在鹭岛内外“电”亮志愿之光。
“电”亮智慧之光
开展有趣的电力科普课
“以前觉得电力工作既神秘又危险,现在才知道,科技让供电更安全!”3月1日,带着孩子参与首期“走进国家电网”社会开放日活动抢先体验时,一名家长感慨道。记者了解到,开放日活动正式启动后,每周六将开放两批次预约,邀请市民朋友走进站点,“电”亮智慧之光。除开放日外,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光明志愿服务队还会继续组织志愿者们走进校园送“课”上门,为孩子们送上生动有趣的电力科普课。
2月27日,光明志愿服务队总队队长李春带领国网福建电力“双满意”(厦门李春)共产党员服务队及光明志愿服务队(产业)分队的志愿者们走进厦门实验小学一年(7)班,开展“种春天·电亮智慧之光”活动。课堂上,李春化身“电力老师”,通过PPT、动画和互动问答,生动讲解电的来源、安全用电及节约用电等知识。课后,李春与班级家委会、老师深入交流,提出收集学生闲置书籍,捐赠给上杭县溪口电力希望小学的公益倡议,获家委会高度支持。这堂特殊的“电力爱心课堂”不仅传授知识,更将安全、节约、环保理念深植孩子心中,以“一度电”点亮课堂,用“一本书”连接希望。
据介绍,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光明志愿服务队自2014年成立以来,现有注册志愿者1944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6.6万小时。服务队秉承“在最美的地方做最美的事”服务理念,组建“1+6+N”志愿服务队伍,健全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持续建设企业科普基地、打造电力科普品牌,常态化开展覆盖线上线下的志愿服务活动,向社会普及用电知识,传递绿色能源理念,深受市民好评。
“电”亮希望之光
温暖山区孩子的求学路
“被窝里像藏了个小太阳!”在离厦门200多公里的闽西山区,小朋友们把脸埋进新棉被里,笑得眉眼弯弯。新学年伊始,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光明志愿服务队再次来到上杭县溪口电力希望小学,开展“种春天·电亮希望之光”结对帮扶活动。
今年是国网厦门供电公司结对帮扶上杭县溪口电力希望小学二十周年,自2005年结对以来,这份帮扶从未间断,公司先后为学校完善多功能教室、电子备课室、餐厅课桌椅等设施,援建“先锋楼”,定期组织开展爱心职工“1+1”结对助学、物资捐赠、走访慰问等活动,至今已累计结对资助181名贫困学生,捐赠爱心款项近百万元。今年,志愿者们又为孩子们送去了160套床垫、50套冬被和1台食堂保温柜,温暖山区孩子的求学路。
莱顿瓶实验、乒乓球气炮机实验、体验无人机操作……光明志愿服务队还把一个一个蕴含基础电力和物理知识的趣味实验带到了希望小学的课堂上,为山区孩子点燃“科学梦”。
从捐赠物资到援建校园、从资助学生上学到开展爱心课堂……20年来,光明志愿者们用心护苗、育苗,以实际行动延续国网温情、传递国网力量,“电”亮希望之光,温暖了无数需要帮助的人。
线上联创活动
跨越山海“电”亮学子未来
厦门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相隔万里,却因“电”结缘。2025年2月,国网厦门供电公司与国网巴州供电公司携手开展“种春天·跨越山海 电亮未来”系列线上联创活动,为两地青少年搭建起学习交流的平台,同时送去电力智能巡检的“厦门经验”。2月23日晚上,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变检中心工作人员化身“科技导师”,通过视频连线,向远在巴州的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子上了一堂科技满满的“网课”。从变电站智能巡检到“纤网先知”,智能电力设备“大显身手”。网格化无人机、在线可视化监测装置、电缆专业精益化管理综合平台等各种数字化技术在电网各领域的应用,让巴州学生们大开眼界,激起了他们对科技创新的浓厚兴趣。
2月24日,光明志愿者们又为巴音布鲁克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带来了一堂生动的电力科普课。从电路原理到安全用电,从趣味实验到互动问答,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电力知识,感受科学的魅力。
通过线上云课堂,厦门与巴州两地打破地域限制、跨越山海联动,依托光明志愿服务队持续深化联创共建,谱写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新篇章。
未来,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将持续积极履行企业责任,继续深入实施“光明助学、光明助困、光明义诊、光明环保、光明便民”等五大志愿服务行动,聚焦“两老一小”推深做实“电力爱心课堂”等,以务实行动生动诠释“光耀鹭潮”党建品牌的丰富内涵。